心肺康复是帮助心肺疾病患者恢复身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对于一些病情稳定、需要长期康复的患者来说,居家康复不仅可以节省时间和交通成本,还能让患者在熟悉的环境中进行训练,减少心理压力。
此外,随着技术发展,数字化居家康复的发展,在患者与医生/康复师之间建立紧密联系,将远程康复监测、评估及专业康复训练更好融入到患者居家生活中,保障患者安全有效康复的同时,促使患者更好回归家庭,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更持久地维持康复效果。
一、居家心肺康复推荐工具
一些简单易获取的辅助工具,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进行康复训练:
1.弹力带
弹力带是一种简单易用的健身工具,它可以用于多种力量训练,帮助增强肌肉力量,减轻心脏负担。例如,患者可以通过弹力带进行简单的手臂和腿部力量练习,如弹力带肩推、弹力带深蹲等。
2.瑜伽垫
瑜伽垫不仅可以用于瑜伽练习,还可以作为康复运动训练的辅助工具。在进行一些地面运动,如仰卧起坐、平板支撑等时,瑜伽垫可以提供舒适的支撑,减少对关节的压力。
3.计时器(手机)
进行心肺康复训练时,合理控制训练时间非常重要。计时器可以帮助患者准确把握训练时间,避免过度训练或训练不足。例如,在进行有氧运动时,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设定每次训练的时间,如10分钟、15分钟等。
●有氧运动:有氧运动可以增强心肺耐力,提高身体的氧气利用能力。以下是一些适合居家进行的有氧运动:
①弹力带训练:患者可以通过弹力带进行多种力量训练,如弹力带肩推、弹力带深蹲、弹力带划船等。每次训练可以进行2 - 3组,每组10 - 15次。
②俯卧撑:俯卧撑是一种简单有效的上肢力量训练。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标准俯卧撑或跪姿俯卧撑。每次训练可以进行2 - 3组,每组5 - 10次。
③深蹲:深蹲是一种简单有效的下肢力量训练。患者在进行深蹲时,要注意保持背部挺直,膝盖不要超过脚尖。每次训练可以进行2 - 3组,每组10 - 15次。
●柔韧性运动
①小腿拉伸:双脚与髋同宽,向前迈一步并抓住支撑物,弯曲前腿,保持后腿伸直且脚跟贴地,换腿重复。
②腘绳肌拉伸:右腿向前迈一步,左腿弯曲,保持右腿伸直,双手放在弯曲的腿上,臀部后伸,下巴抬起,换腿重复。
③股四头肌拉伸:手扶墙作为支撑,弯腰抓住裤腿,缓慢将脚跟拉向臀部并保持,换腿重复。
三、居家心肺康复的注意事项
1.循序渐进
居家心肺康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患者需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循序渐进地进行训练。切勿急于求成,过度运动可能导致病情加重。例如,在进行运动训练时,患者可以从简单的运动开始,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和时间。
2.专业指导
虽然居家康复可以在家中进行,但患者仍然需要在专业康复师的指导下进行训练。康复师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并在训练过程中进行实时监测和调整。患者可以通过线上咨询或定期到医院复查的方式,与康复师保持联系。
3.坚持康复
康复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患者持之以恒的努力。只有坚持康复训练,才能真正改善心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患者要将康复训练融入日常生活,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4.安全第一
在进行居家心肺康复训练时,患者要注意安全。例如,在进行运动训练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运动场地和运动装备,避免受伤。如果在训练过程中出现不适,如胸闷、气短、头晕等,应立即停止训练,并及时就医。
5.定期监测
患者在居家康复期间,要注意定期监测,以便后续评估训练效果,调整训练方案。
Free康复系统(居家康复)
专为院外心肺疾病患者提供居家自我监测和康复管理的数字疗法产品,医生可进行远程处方下达、远程随访、报告查询及医患沟通,患者可进行自我监测评估、康复处方训练、自我预防锻炼、线上沟通咨询等个性化居家康复管理。
系统的使用,打通了院内就诊-院外持续康复的壁垒,将临床康复延至院外,提升医生的管理效率,提高患者积极性和安全性。